
序号  | 题目  | 主讲人  | 举办日期  | 
1  | 地震灾害与监测预报  | 车 时  | 2018.1.31  | 
2  | 地震构造理论基础  | 田勤俭  | 2018.3.9  | 
3  | 关于规范引用参考文献的几个问题  | 吴忠良  | 2018.3.14  | 
4  | 测震学中的仪器技术及信号处理技术  | 薛 兵  | 2018.3.30  | 
5  | 基于大地测量的地震变形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  | 孟国杰  | 2018.4.13  | 
6  | 重力均衡与地震预测研究  | 付广裕  | 2018.5.4  | 
7  | 预测所所标设计  | 王 芃  | 2018.5.4  | 
8  | 滑坡地震地质学  | 许 冲  | 2018.5.31  | 
9  | 板块俯冲带与地震  | 田勤俭  | 2018.8.21  | 
10  | 实时地震学方法  | 吴忠良  | 2018.11.27  | 
11  | IUGG及地震科学相关的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的几个问题  | 吴忠良  | 2019.3.12  | 
12  | 正确认识电力系统中的工频电磁场  | 沈梦培  | 2019.3.15  | 
13  | 六盘山短周期密集台阵深部地壳结构探测  | 田小波  | 2019.3.21  | 
14  | 解读手机电磁辐射  | 沈梦培  | 2019.4.11  | 
15  | 传承百年五四精神 谱写防震减灾青春新华章  | 曲 哲  | 2019.4.25  | 
16  | 重温地学经典  | 付媛媛  | 2019.5.10  | 
17  | 地震观测仪器研究进展  | 高尚华  | 2019.5.17  | 
18  | 2019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新闻发布会——科学实验场媒体工作与科普现代化机制的一次现场实验——初步分析和对相关工作的启示  | 吴忠良  | 2019.5.20  | 
19  | 地震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和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研究  | 周晓成  | 2019.6.5  | 
20  | 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 沈梦培  | 2019.6.21  | 
21  | 长宁6.0级地震发震构造讨论  | 田勤俭  | 2019.6.27  | 
22  | 1.美国加州2019年7月两次大地震同震位移与震前位移速率 2. GPS观测得的东日本9级巨震2016年7.2级强余震地壳形变  | 顾国华  | 2019.7.12  | 
23  | 根在基层,坚守初心——调研新疆农村安居房工程有感  | 王书民  | 2019.11.1  | 
24  | 密集地震台阵观测  | 石玉涛  | 2019.11.8  | 
25  | 基于密集台阵的背景噪声聚束成像及噪声源对面波方位各向异性的影响与校正  | 鲁来玉  | 2019.11.14  | 
26  | 煤从何来——参加“根在基层”青年干部调研实践活动有感  | 孙鑫喆  | 2019.12.6  | 
27  | Visiting MU----访学经历分享  | 洪顺英  | 2020.11.27  | 
NDSHA和COVID-19  | 张 琰  | ||
28  | 采用人工智能LSTM方法对中、短期地震预报进行探索——以川滇部分地区为例  | 李林芳  | 2021.1.8  | 
29  | 中国大陆岩石圈公共速度模型构建: 进展和展望  | 张海江  | 2021.6.25  | 
30  |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s7.4地震发震构造与地表破裂  | 李文巧  | 2021.8.20  | 
31  | 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在深地探测中的应用  | 王宝善  | 2021.10.11  | 
中短期地震预测方法应用与实践  | 王 琼  | ||
区域地面沉降模拟器云计算——数据战略研究案例  | 宫辉力  | ||
32  | 东日本大地震后的日本灾害社会学研究  | 伍国春  | 2022.1.11  | 
33  | 四川威远地区地震震源性质研究  | 储日升  | 2022.4.28  | 
34  | 页岩水:被唤醒的水循环僵尸  | 黄天明  | 2022.5.26  | 
中国活动构造体系特征与韧性城乡建设  | 吴中海  | ||
35  | 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岩石圈结构及其各向异性  | 郑 勇  | 2022.6.24  | 
地球电离层的变化性及扰动-它们与低层大气中剧烈扰动的相互作用  | 肖 佐  | ||
36  | 1.准确绘制科技论文中的地图插图 2.规避无意识的学术不端行为  | 肖 骏  | 2022.7.12  | 
37  | 中国西部地区的三维形变与地震  | 武艳强  | 2022.7.27  | 
38  | 电性结构探测和地震电阻率观测实验  | 朱 涛  | 2022.8.1  | 
39  | 主动源全波形及被动源高分辨率成像在活断层调查中的应用  | 李俊伦  | 2022.8.30  | 
40  | 1.西藏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西藏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赵 平  | 2022.9.1  | 
41  | 砾性土液化原理与判别方法  | 袁晓铭  | 2022.9.22  | 
42  | 亚洲高山冰川质量平衡的卫星大地测量观测研究  | 汪秋昱  | 2022.9.29  | 
43  | 未来10年(2021-2030)我国地震触发滑坡致灾预测  | 许 冲  | 2022.10.19  | 
44  | 单原子灵敏检测用于探索古老的冰与水  | 卢征天  | 2022.10.26  | 
汶川8.0级地震前电磁异常信息的时空分布特征  | 马钦忠  | 2022.10.26  | |
45  | 基础科研业务费专项重点项目申报过程分享  | 张永仙  | 2022.11.9  | 
46  | 从背景噪声中提取Love wave的问题和进展  | 杨英杰  | 2022.11.29  | 
遥感图像空间超分和光谱超分技术  | 孙卫东  | ||
4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分享  | 李德文  | 2023.2.16  | 
48  | 大地震震源区精细结构与凹凸体  | 裴顺平  | 2023.4.4  | 
水温水位观测技术与数据处理  | 何案华  | ||
49  | 地壳流变控制了大陆碰撞过程中板内变形  | 杨建峰  | 2023.5.15  | 
50  | 断层同震力学性质与动态弱化机制  | 姚 路  | 2023.5.24  | 
51  | 实验室地震机器学习预测研究与展望  | 高 科  | 2023.5.24  | 
52  | 从内心的召唤出发开启你的职业生涯之旅  | 粟 岩  | 2023.6.16  | 
53  | 青藏高原隆升和南北向裂谷作用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探讨  | 鲍学伟  | 2023.6.27  | 
54  | 电离层热层:地球大气的高空“魔镜”  | 何建辉  | 2023.9.8  | 
55  | 2021年玛多7.4级和2022年门源6.9级地震烈度调查成果及认识  | 李智敏  | 2023.9.18  | 
56  | 人工智能地震学的困境与机遇  | 张 捷  | 2023.9.25  | 
57  | 2022年门源地震:一个“夭折”的大地震  | 徐杜远  | 2023.10.23  | 
鲜水河断裂现今地壳绝对应力状态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李献瑞  | ||
58  | 绝对重力观测仪器发展现状及展望  | 吴 琼  | 2023.10.25  | 
59  | 分子同位素技术及其地球化学应用  | 李忠平  | 2023.10.26  | 
60  | 黑天鹅,灰犀牛,龙王: 当我们讨论这些动物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  | 吴忠良  | 2024.1.3  | 
61  | 青藏高原东部大型断裂带的变形行为与力学机制  | 李海兵  | 2024.1.26  | 
地面水平光钎DAS阵列的地震波响应与应用研究  | 罗彬  | 
